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,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包青团的风俗习惯。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,用心体验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,3月22日下午,面点社团指导教师魏圆嫄带领社团成员开展青团制作活动。
魏老师首先介绍了青团制作的历史。青团是江南人家在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点心,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,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作祭祀,虽然青团流传千百年,外形一直没有变化,但它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,而是成了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。
随后,魏老师讲解了青团的制作过程。青团制作主要采用艾草汁或麦苗汁拌进糯米粉里,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咸蛋黄肉松馅,揉成团状放到蒸笼内蒸熟。蒸熟的青团油绿如玉,糯韧绵软、清香扑鼻,肥而不腴,入口香糯,不甜不腻,充满春天气息。
让我们跟随魏老师的讲解,一起来制作吧!
1.先来制作咸蛋黄肉松馅。将咸蛋黄放入碗中,盖上保鲜膜,蒸锅上汽后蒸到可以轻松碾碎。
2.趁热压碎,倒入肉松、沙拉酱抓匀成团,搓圆后备用。
3制作青团皮。糯米粉、艾草泥、细砂糖、玉米油放入盆中,搅拌成团。
4将面团分成40克一份,包入馅料后搓圆,盖上保鲜膜防止面团风
5.蒸锅上汽后,放入青团蒸9-10分钟,出锅后刷上食用油。
社团成员们认真地观察着每一个制作步骤,个个都跃跃欲试。随着演示完毕,同学们纷纷有模有样地做起来,搓揉按压各种动作齐上阵,实训室里一派热闹景象,没过多久青团就做好了,一个个整齐的摆放在盘子里。放在锅上蒸一蒸,一股清香扑鼻而来,令人垂涎欲滴。
每一个青团裹住的是对先烈们浓浓的思念,飘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。梨花风起正清明,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,其丰富的内涵也在孩子们巧手制作的清明团子中展露无遗。通过此次清明主题实践活动,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清明节浓浓的文化氛围,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每个成员都能了解并传承清明节这一传统。